关于笔记本电脑硬件知识有哪些,关于笔记本电脑硬件知识有哪些问题

电脑硬件基础知识

电脑硬件基础知识具体如下:

1.电脑的基本组成:

电脑一般都是由:主机(主要部分)、输出设备(显示器)、输入设备(键盘和鼠标)三大件组成。主机是电脑的主体,在主机箱中有:主板、CPU、内存、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硬盘、软驱、光驱等硬件。从基本结构上,电脑可以分为五大部分: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电脑系统:

电脑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一般分为主机和外部设备,主机是一台电脑的核心部件,通常都是放在一个机箱里。而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电脑组装方面:

组装一台电脑需要选购的基本部件有:机箱,显示器,键盘和鼠标,主板,内存,CPU,显卡,声卡,硬盘,软驱,光驱,电源等。

4.性能指标

一台电脑的性能指标有如下几种:

1.CPU的类型和时钟频率:

电脑最主要的性能指标,它决定了一台电脑的最基本性能。时钟频率是一台电脑按固定的节拍来工作的一种衡量方法吧,又称为主频,时钟频率越高,时钟周期就越短,它执行指令所需要的时间便越短,运算速度就越快。

2.内存的容量:

内存的单位是MB,平常人们总说我的内存有多少多少MB就是指这个,如32MB、64MB、128MB、256MB等,一台电脑,它的内存容量越大,则电脑所能处理的任务可以越复杂,速度也会越快。

3.外部设备的配置情况:

高档电脑一般都有软好的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等等。

4.运行速度:

一台电脑的运行速度主要是由CPU和内存的速度所决定的。

5.总线类型:

总线位数越多,机器性能越高。

6.兼容性:

是否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包括能否运行所有电脑上开发的各种应用软件和接受电脑各类扩展卡。

笔记本内部硬件构造有哪些笔记本内部硬件构造有什么

1、笔记本电脑虽然外观上和台式机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内部构造其实相差无几,都是由电脑最重要的几个部件构成的,笔记本电脑基本分为两个最主要的部分:一是笔记本电脑最直观展现给我们的器件那就是显示屏,显示屏是显示计算机的输出设备是我们跟计算交流最直接工具。二是由一部分复杂器件组成的输出设备,这是笔记本电脑最为复杂,包含器件最多部分,其中包括软驱、硬盘、光驱、CPU、内存条、主板、电池、显卡等等。因此虽为同一类部件,体积却比台式电脑小很多,在框架设计工艺上也更加的精细,功能也丝毫不逊色现阶段笔记本电脑采用全内置方式,硬盘、内存、电池、显卡、光驱等以接口的方式与主体相连,因此更换起来更为方便。

2、Cpu: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core)和控制核心(ControlUnit)。主要包括运算器(alu,ArithmeticLogicUnit)和高速缓冲器(Cache)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data)、控制及状态的总线(bus)。它与内部储存器(memory)和输入/输出i/o设备合称为电子计算机五大核心部件。

3、主板:主板又叫主机板(mainboard)、系统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它安装在机箱内,是微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板一般为矩形电路板,上面安装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一般有bios芯片、I/O控制芯片、键盘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主板采用了开放式结构。主板上大都有6-15个扩展插槽,供pc机外围设备的控制卡(适展器)插接。通过更换这些插卡,可以对微机的相应子系统进行局部升级,使厂家和用户在配置机型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总之,主板在整个微机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可以说,主板的类型和档次决定着整个危机系统的类型和档次。主板的性能影响着整个微机系统的性能。

4、显卡:显卡全称显示接口卡(Videocard,Graphicscard),又称为显示适配器(Videoadapter)或显示器配置卡,是计算机最基本配置之一。显卡的用途是将计算机系统所需要的显示信息进行转换驱动,并向显示器提供数据信号,控制显示器的正确显示,是连接显示器和个人电脑的重要元件,是“人机对话”的重要设备之一。显卡作为电脑主机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输出显示图形的任务,对于从事专业图形设计的人来说显卡非常重要。民用和军用显卡图形芯片供应商主要包括amd(超微半导体)和nvidia(英伟达)2家。现在的top500计算机,都包含显卡计算核心。在科学计算中,显卡被称为显示加速卡。

5、内存与硬盘:笔记本内部还包含内存与硬盘硬件,其中内存是连接CPU与其他硬件的桥梁,决定着一定的笔记本性能,目前笔记本标配内存都已经达到4GB。

6、硬盘是笔记本数据存储中心,像操作系统、各种文件都存放在硬盘中,硬盘分为SSD固态硬盘和HDD传统的机械硬盘,SSD硬盘的读取速度要比机械硬盘快很多,因而搭载SSD的笔记本,具备更好的速度体验,主要表现在可以实现快速开关机,打开偏大应用速度更快等。而机械硬盘主要是容量大,价格实惠。

电脑硬件的知识

电脑硬件知识

硬件是指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是一些实实在在的有形实体。简单地说,当我们买回电脑,从商场里搬回家的那套东西统统都是硬件。

基本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等。我们看到的家用电脑,通常是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以及音箱等组成。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等都装在主机机箱内,不打开机箱从外边看不到;键盘、鼠标属于输入设备,而显示器、音箱、打印机则是输出设备。当然,电脑的硬件远不止这些,常见的还有光盘刻录机、扫描仪等。

1M等于多少kb?

大家应该知道不管是网络文件还是宽带带宽又或者是手机上网流量,其单位都是M(兆),很多朋友手机一般选用5元包30M流量,一般上网Q,浏览一些手机网页都够用。也因此有很多新手朋友经常会问我1M等于多少Kb或者1M有多大?

如果经常用电脑上网的话,您可能对这个概念相当了解,因为我们经常要在网上下载歌曲与一些软件,一般来说一首MP3音乐文件的大小是4M左右;一部电影的大小大约在200M-600M不等,其大小取决于影片的长度与清晰度;还有大家比较常提到的宽带问题,比如一个4M电信宽带等,这其中都涉及到了M,那么1M等于多少Kb呢?答案如下:

所谓的KBMBGBTB是指内存大小的单位

他们都有B,所以先说说B吧,B是一个电脑存储的基本单位(字节),1个英文字符是1个字节,也就是1B,1个汉字为2个字符,也就是2B。

然后再说K,数学学过吧,K是千的意思,KB也就是1000字节,但计算机的运算和数学有所不同,是1024字节为1KB,所以说1024B=1KB

再说M,M是兆的意思,运算也是类似,以1024进一位,也就是说1024KB=1MB

接着G,依此类推,1024MB=1GB

综上所述1024B=1KB;1024KB=1MB;1024MB=1GB

通常所的M单位中文读“兆”符号位MB简称M,其换算单位为:1MB=1024KB我们简称为1M=1024K

比M更大的单位是G,比M小的单位是K,之间的倍数是1024.具体换算关系如下:

1G=1024M

1M=1024K

1K=1024B(字节)

比GB更大的单位有TB、PB、EB、ZB、YB等等,TB以上由于容量已经相当大了,一般在电脑中很少会遇到。

小提示:关于1M等于多少Kb?相信你可以随口说出是1024KB了,其实很简单,仅仅是一概念,灵活应用即可!

电脑cpu主频是什么,cpu主频越高越好吗?

当我们讨论电脑硬件时,经常会提到“电脑cpu主频”这样一个名词,然而电脑cpu主频是什么呢?相信有很多电脑入门的新手朋友还不是很明白,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脉冲信号在电子技术中是一个按一定电压幅度,一定时间间隔连续发出的脉冲信号。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周期;而将在单位时间(如1秒)内所产生的脉冲个数称为频率。

所谓的频率是描述周期性循环信号(包括脉冲信号)在单位时间内所出现的脉冲数量多少的计量名称;频率的标准计量单位是Hz(赫)。电脑中的系统时钟就是一个典型的频率相当精确和稳定的脉冲信号发生器。

频率在数学表达式中用“f”表示,其相应的单位有:Hz(赫)、kHz(千赫)、MHz(兆赫)、GHz(吉赫)。其中1GHz=1000MHz,1MHz=1000kHz,1kHz=1000Hz。计算脉冲信号周期的时间单位及相应的换算关系是:s(秒)、ms(毫秒)、μs(微秒)、ns(纳秒),其中:1s=1000ms,1ms=1000μs,1μs=1000ns。

电脑CPU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并没有直接关系。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存在一定的关系,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公式能够定量两者的数值关系,因为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缓存、指令集,CPU的位数等等)。

由于电脑CPU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比如AMD公司的AthlonXP系列CPU大多都能已较低的主频,达到英特尔公司的Pentium4系列CPU较高主频的CPU性能,所以AthlonXP系列CPU才以PR值的方式来命名。因此主频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这点在我们电脑装机时要引起注意。

电脑CPU主频不代表CPU的速度,但提高主频对于提高CPU运算速度却是至关重要的。

假设某个CPU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运算指令,那么当CPU运行在100MHz主频时,将比它运行在50MHz主频时速度快一倍。因为100MHz的时钟周期比50MHz的时钟周期占用时间减少了一半,也就是工作在100MHz主频的CPU执行一条运算指令所需时间仅为10ns比工作在50MHz主频时的20ns缩短了一半,自然运算速度也就快了一倍。只不过电脑的整体运行速度不仅取决于CPU运算速度,还与其它各分系统的运行情况有关,只有在提高主频的同时,各分系统运行速度和各分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都能得到提高后,电脑整体的运行速度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由于CPU是在半导体硅片上制造的,在硅片上的元件之间需要导线进行联接,由于在高频状态下要求导线越细越短越好,这样才能减小导线分布电容等杂散干扰以保证CPU运算正确。因此制造工艺的限制,是CPU主频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因此提高CPU工作主频主要受到生产工艺的限制。

电脑cpu主频是什么?即CPU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CPUClockSpeed)。通常所说的某某CPU是多少兆赫的,而这个多少兆赫就是“CPU的主频”。很多人认为CPU的主频就是其运行速度,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

cpu主频越高越好吗?这个不一定,因为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还有外频、前端总线(FSB)频率、内存等,,如果它们之间不搭配好,就好比一条高速公路,时宽时窄,宽的时候,大家开车都很流通,但窄的时候就会堵车,所有数据都会堵在那,就是人们所谓的瓶颈,在大的瓶子也要通过窄的瓶口一点一点倒出来,所以要各硬件搭配合理。

比如AMD公司的AthlonXP系列CPU大多都能已较低的主频,达到英特尔公司的Pentium4系列CPU较高主频的CPU性能,所以AthlonXP系列CPU才以PR值的方式来命名。因此主频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CPU的主频不代表CPU的速度,但提高主频对于提高CPU运算。

电源回路是什么

电源回路是主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对主机电源输送过来的电流进行电压的转换,将电压变换至CPU所能接受的内核电压值,使CPU正常工作,以及对主机电源输送过来的电流进行整形和过滤,滤除各种杂波和干扰信号以保证电脑的稳定工作。电源回路的主要部分一般都位于主板CPU插槽附近。

线性电源供电方式

这是好多年以前的主板供电方式,它是通过改变晶体管的导通程度来实现的,晶体管相当于一个可变电阻,串接在供电回路中。由于可变电阻与负载流过相同的电流,因此要消耗掉大量的能量并导致升温,电压转换效率低。尤其是在需要大电流的供电电路中线性电源无法使用。目前这种供电方式早已经被淘汰掉了。

开关电源供电方式

这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供电方式,PWM控制器IC芯片提供脉宽调制,并发出脉冲信号,使得场效应管MOSFET1与MOSFET2轮流导通。扼流圈L0与L1是作为储能电感使用并与相接的电容组成LC滤波电路。

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负载两端的电压VCORE(如CPU需要的电压)要降低时,通过MOSFET场效应管的开关作用,外部电源对电感进行充电并达到所需的额定电压。当负载两端的电压升高时,通过MOSFET场效应管的开关作用,外部电源供电断开,电感释放出刚才充入的能量,这时的电感就变成了电源继续对负载供电。随着电感上存储能量的消耗,负载两端的电压开始逐渐降低,外部电源通过MOSFET场效应管的开关作用又要充电。依此类推在不断地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中就行成了一种稳定的电压,永远使负载两端的电压不会升高也不会降低,这就是开关电源的最大优势。还有就是由于MOSFET场效应管工作在开关状态,导通时的`内阻和截止时的漏电流都较小,所以自身耗电量很小,避免了线性电源串接在电路中的电阻部分消耗大量能量的问题。这也就是所谓的“单相电源回路”的工作原理。

单相供电一般可以提供最大25A的电流,而现今常用的CPU早已超过了这个数字,P4处理器功率可以达到70-80瓦,工作电流甚至达到50A,单相供电无法提供足够可靠的动力,所以现在主板的供电电路设计都采用了两相甚至多相的设计。就是一个两相供电的示意图,很容易看懂,就是两个单相电路的并联,因此它可以提供双倍的电流供给,理论上可以绰绰有余地满足目前CPU的需要了。但上述只是纯理论,实际情况还要添加很多因素,如开关元件性能,导体的电阻,都是影响Vcore的要素。实际应用中存在供电部分的效率问题,电能不会100%转换,一般情况下消耗的电能都转化为热量散发出来,所以我们常见的任何稳压电源总是电气元件中较热的部分。要注意的是,温度越高代表其效率越低。这样一来,如果电路的转换效率不是很高,那么采用两相供电的电路就可能无法满足CPU的需要,所以又出现了三相甚至更多相供电电路。但是,这也带来了主板布线复杂化,如果此时布线设计如果不很合理,就会影响高频工作的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在市面上见到的主流主板产品有很多采用三相供电电路,虽然可以供给CPU足够动力,但由于电路设计的不足使主板在极端情况下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如要解决这个问题必然会在电路设计布线方面下更大的力气,而成本也随之上升了。

电源回路采用多相供电的原因是为了提供更平稳的电流,从控制芯片PWM发出来的是那种脉冲方波信号,经过LC震荡回路整形为类似直流的电流,方波的高电位时间很短,相越多,整形出来的准直流电越接近直流。

电源回路对电脑的性能发挥以及工作的稳定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主板的一个重要的性能参数。在选购时应该选择主流大厂设计精良,用料充足的产品。

notebook是什么意思,笔记本就是notebook?

英文名称为NoteBook,俗称笔记本电脑。portable、laptop、notebookcomputer,简称NB,又称手提电脑或膝上型电脑(港台称之为笔记型电脑1),是一种小型、可携带的个人电脑,通常重1-3公斤。其发展趋势是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而功能却越发强大。像Netbook,也就是俗称的上网本,跟PC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便携带方便。

主要品牌及制造商

华硕(asus)笔记本电脑

惠普(HP)笔记本电脑

戴尔(DELL)笔记本

东芝(TOSHIBA)笔记本

索尼(SONY)笔记本

宏碁(acer)笔记本

神舟(HASEE)笔记本

明基(BENQ)笔记本

三星(samsung)笔记本

联想(Lenovo)笔记本

苹果(Apple)笔记本

cdkey是什么意思,CDKEY怎么领取?

CDKEY是指软件注册需要的序列码。大部分商业软件都需要使用序列码(或CDKEY码)安装,这些序列码一般都标注在产品包装或说明书上。安装序列码(SN,serialnumber)和CDKEY码在软件安装后形成特定的产品注册码,用户还可以使用这组注册码向软件生产商注册以获得今后的各种技术支持服务。

CDKEY简单来说就是是指软件注册需要的序列码。

CD-碟,KEY-钥匙.就是碟的钥匙,专业术语叫注册码,实际就是一个密码,但是这个密码和普通密码不同的是它只能通过读碟来输入而不能从键盘输入,即使别人知道了也不行,一般网上银行需要用它以保证客户资料的安全。

简单说cdkey是软件注册码,光盘上安装软件的密码或序列号。比如系统安装光盘在安装系统时有一排长方框要你输入号码就是。

根据名字你就应该大体有点了解。CD就是碟。KEY就是钥匙的意思,根据表面翻译:就是打开碟的钥匙。用通俗的回答就是注册码或者序列号!专业术语叫注册码,就是软件的注册码,密钥。

关于笔记本电脑硬件知识有哪些关于笔记本电脑硬件知识的介绍

1、处理器CPU知识。

提CPU时,经常听到2.4GHZ、3.0GHZ等的CPU,这些到底代表什么?这些类似于2.4GHZ的东东其实就是CPU的主频,也就是主时钟频率,单位就是MHZ。这时用来衡量一款CPU性能非常关键的指标之一。主频计算还有条公式。主频=外频×倍频系数。

类似于45nm这些出现在CPU的字样其实就是CPU的制造工艺,其单位是微米,为秘制越小,制造工艺当然就越先进了,频率也越高、集成的晶体管就越多!现在的CPU制造工艺从微米到纳米,从90纳米---65纳米---45纳米---到现在的32纳米---将来的28纳米,再到未来的更低,工艺越小,产品做的越精,功耗低,体积越小。

2、显卡知识。

显存对显卡性能发挥很大影响。MHZ是显存的单位。显存也分为GDR、GDR2和GDR3,和现在的GDR5四种,将来还有更高的。显存速度单位是ns。显存位宽指显存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所能传递数据的位数,位数越大传输数据量越大。显存容量有共享内存和实际显存之分。共享显存是利用虚拟内存的容量,而虚拟内存则是使用硬盘的容量。实际显存性能大于共享显存的性能,这点很容易混淆,也是JS忽悠我们的地方。

3、内存知识。

由于内存的速度比硬盘快,当CPU开始工作后,会将部分常用的信息写入内存,需要使用时再从内存中读取,而不是从硬盘中读取。这样读取速度明显快去硬盘的读取速度,提高了效率,因此弄个内存是必要的!

4、主板知识。

北桥芯片主要功能是控制内存。通常情况,主板上离CPU最近的芯片就是北桥芯片了。还有个南桥芯片,很容易和北桥芯片混淆啊!南桥芯片的功能是负责I/O总线之间的通信,如键盘控制器,现在主流的主板已经不存在南桥芯片了。

笔记本电脑的主要部件都有哪些?

1、SSD硬盘:应用功能和机械硬盘是一样的。主要用来存储数据,用于数据的写入和读出。

2、网卡:主要负责上网等功能。

3、电池:在断开外接电源时保证笔记本电脑可以工作一段时间,为电脑充电或支持电脑运行。

4、CPU散热器:主要是为CPU散热,当CPU散热器出现问题不转时,电脑会出现死机,蓝屏等现象,主要用于计算机的散热。

5、板载内存:主要是为CPU和硬盘交换数据时做临时存储用的。

6、喇叭:主要是播放声音,音乐。

7、屏幕:通过像素点显示内容。

8、键盘\鼠标:用于电脑的输入和输出。

9、处理器:对输入程序进行处理。

10、显卡:用于图形处理。

11、内存:用于临时取用硬盘数据,然后读出。

笔记本电脑都是有什么配件组成

笔记本电脑的配件:外壳、显示屏、处理器、定位设备、硬盘、内存、电池、声卡、显卡、内置变压器。

1、外壳

笔记本电脑外壳不仅是保护身体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影响其散热效果、重量和美观的重要因素。笔记本电脑外壳常用的材料有:合金外壳有铝镁合金和钛合金,塑料外壳有碳纤维,聚碳酸酯PC和ABS工程塑料。

2、显示屏

显示屏是笔记本电脑的关键硬件之一,约占成本的四分之一。

3、处理器

处理器可以说是笔记本电脑的核心部件。一方面,它是许多用户最关心的组件。另一方面,它也是笔记本电脑最昂贵的部件之一(通常占总成本的20%)。

4、定位设备

笔记本电脑会携带一套定位设备(相当于台式电脑鼠标,也有两套定位设备型号),早期一般使用轨迹球(Trackball)作为定位设备,较为流行的是触控板(Touchpad)与指点杆(ointingStick)。

5、硬盘

硬盘的性能对系统的整体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6、内存

笔记本电脑内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处理器速度慢造成的性能下降。

7、电池

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需要电力才能工作。他们配备了小电池来保持实时时钟(在某些情况下还有cmosram)的运行。但与台式机不同,笔记本电脑是便携式的,可以单独使用电池。

8、声卡

大多数笔记本电脑的主板上也有声卡或集成的声音处理芯片,并配有小型内置扬声器。

9、显卡

显卡主要有两种类型: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一般来说,独立显卡的性能优于集成显卡。

10、内置变压器

笔记本电脑有内置变压器,因为它们是便携式的。特别是出国时,国内外电器的额定电压不同,所以为了满足这一点,笔记本电脑一般都内置了变压器,使笔记本电脑的应用范围和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扩展资料:

笔记本电脑的保养方法:

1、不要在不稳定的环境使用,比如车上。这对硬盘危害很大,甚至使硬盘报废。断电时也是如此。当关机需要重启时,最好等一分钟重启。在移动笔记本电脑之前最好关机20秒以上。

2、不要在对液晶显示器和电池影响最大的高温或低温环境下使用。低温不应低于10摄氏度,高温不应超过30摄氏度。

3、笔记本应该远离微波炉、音箱等磁性物质,这些材料会对硬盘造成极大危害,甚至使硬盘数据消失。存储位置远离手机和其他能够产生高频信号的电子产品。

4、笔记本清洁:定期对笔记本进行护理,笔记本电脑是一种精致的设备,所以要注意定期清洗和护理。详细清洁时,应先关掉笔记本电脑的电源,然后取出电池。清洁液晶屏时,最好用软布蘸清水轻轻擦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笔记本电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笔记本

笔记本声音大怎么办,笔记本声音特别大怎么办
上一篇
笔记本休眠后无法唤醒只能强制关机,笔记本休眠无法唤醒黑屏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