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主板(MainBoard)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
主板:也叫主机板、系统板、母板.
(1)主板芯片组
1)北桥芯片
2)南桥芯片:不与CPU相连,与北桥芯片相连.
(2)BIOS芯片
(3)CMOS芯片
可以在BIOS设置程序中对CMOS芯片中的参数进行修改.
(4)CPU插座或插槽
(5)内存插槽
(6)总线扩展槽
(7)外设接口
(8)二级缓存
(9)前面板接口插针
电脑主板有哪些?怎么分类?
电脑主板的分类
一、按主板上使用的,简称RAM。我们平常所提到的电脑的内存指的是动态内存,即DRAM。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用途的内存,如显示卡使用的VRAM,存储系统设置信息的CMOSRAM等。
电脑主板的几种结构
(1)AT板型:也就是“竖”型板设计,即短边位于机箱后面板。他最初应用于IBMPC/AT机上。AT主板大小为:13x12英寸。AT板型是最基本的板型,一般应用在586以前的主板上。AT主板尺寸较大,板上可放置较多元器件和扩充插槽。他是采用直式的设计,键盘插座所处边为上沿,主板的左上方有8个I/O扩充插槽。但是一些外设的借口(如:串口、并行口等)需要用电缆连接后再安装在机箱上,大量的线缆导致计算机内部结构复杂,视线混乱,布局不合理。
(2)Bab-AT板型:随着电子元件和控制芯片组集成度的大幅提高,也相应的退出了尺寸相对较小的BabyAT主板结构。BabyAT大小为13.5x8.5英寸。BabyAT主板是AT主板的改良型,比AT主板略长,而宽度大大窄于AT主板。BabyAT主板沿袭了AT主板的1/0扩展插槽、键盘插座等外设接口及元器件的摆放位置,而对内存槽等内部元器件结构进行紧缩,再加上大规模集成电路使内部元器件减少,使BabyAT主板比AT主板布局更合理些,但是在安装PCI或ISA长卡时,;由于被CPUT和CPU散热器所挡,容易现安装不到位的情况。BabyAT主板上,一般都同时内建有两人6针连接器和20针电源连接器,所以可以使用AT或ATX电源供应器。
(3)ATX(ATeXetetnal)板型:这是Intel公司提出的新型主板结构。他的布局是“横”板设计,就像把Baby-AT板型放倒了过来,这样做增加了主板引出端口的空间,使主板可以集成更多的扩展功能。ATX目前最常见的主板结构,他在BayAT的基础上逆时针旋转了90度,这使主板的长边紧贴机箱后部,外设接口可以置接集成到主板上。ATX结构中具有标准的I/O面板插座,提供有两个串行口、一个并行口、一个PS/2鼠标借口和一个PS/2键盘借口,其尺寸为159MMx44.5MM。这些I/O借口信号直接从主板上引出,取消了连接线缆,使得主板上可以集成更多的功能,也就消除了电磁辐射、争用空间等弊端,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另外在主板设计上,由于横向宽度加宽,内存插槽可以紧挨最右边的I/O槽设计,CPU插槽也设计在内存插槽的右侧或下部,使I/O槽上插全长板卡不再受限,内存条更换也更加方便快捷。软驱接口与硬盘接口的排列位置,更是让你节省数据线,方便安装。
(4)Micro-ATX板型:这是Intel公司在97年提出的主板结构,主要是通过减少PCI和ISA插槽的数量来缩小主办尺寸的。MicroATX也称MiniATX结构,他是ATX结构的简化版。MicroATX规格被退出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个人电脑系统的总体成本与减少电脑系统对电源的需求量。MicroATX结构的主要特性:更小的主板尺寸、更小的电源供应器,减小主板与电源供应器的尺寸直接反映的就是对于电脑系统的成本下降。虽然减小主办的尺寸可以降低成本,但是主板上可以使用的I/O扩充槽也相对减少了,MicroATX支持最多到四个扩充槽,这些扩充槽可以是ISA、PCI或AGP等各种规格的组合,视主板制造商而定。
(5)FlexATX板型:FlexATX也称为WTX结构,他是Inetl最新研制的,引入All-in-one集成设计思想,使结构精炼简单、设计合理。FlexATX架构的最大好处,是比MicroATX主板面积还要小三分之一左右,使机箱的布局可更为紧凑。
电脑主板的芯片
BIOS芯片:是一块方块状的存储器,里面存有与该主板搭配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程序。能够让主板识别各种硬件,还可以设置引导系统的设备,调整CPU外频等。BIOS芯片是可以写入的,这方便用户更新BIOS的版本,以获取更好的性能及对电脑最新硬件的支持,当然不利的一面便是会让主板遭受诸如CIH病毒的袭击。
南北桥芯片:横跨AGP插槽左右两边的两块芯片就是南北桥芯片。南桥多位于PCI插槽的上面;而CPU插槽旁边,被散热片盖住的就是北桥芯片。芯片组以北桥芯片为核心,一般情况,主板的命名都是以北桥的核心名称命名的(如P45的主板就是用的P45的北桥芯片)。北桥芯片主要负责处理CPU、内存、显卡三者间的“交通”,由于发热量较大,因而需要散热片散热。南桥芯片则负责硬盘等存储设备和PCI之间的数据流通。南桥和北桥合称芯片组。芯片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主板的功能和性能。需要注意的是,AMD平台中部分芯片组因AMDCPU内置内存控制器,可采取单芯片的方式,如nVIDIAnForce4便采用无北桥的设计。从AMD的K58开始,主板内置了内存控制器,因此北桥便不必集成内存控制器,这样不但减少了芯片组的制作难度,同样也减少了制作成本。现在在一些高端主板上将南北桥芯片封装到一起,只有一个芯片,这样大大提高了芯片组的功能。
RAID控制芯片:相当于一块RAID卡的作用,可支持多个硬盘组成各种RAID模式。目前主板上集成的RAID控制芯片主要有两种:HPT372RAID控制芯片和PromiseRAID控制芯片。
系统主板主要包括哪些部件?
主板上的主要部件有:1、CPU插座;2、内存插槽;3、板卡扩展槽;4、主板芯片组;5、BIOS系统;6、时钟发生器;7、I/O接口;8、IDE接口和软驱接口;9、电源模块。
扩展资料:
主板,也叫母板,安装在计算机主机箱内,是计算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主板制造质量的高低,决定了硬件系统的稳定性。主板与CPU关系密切,每一次CPU的重大升级,必然导致主板的换代。主板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核心,也是主机箱内面积最大的一块印刷电路板。主板的主要功能是传输各种电子信号,部分芯片也负责初步处理一些外围数据。计算机主机中的各个部件都是通过主板来连接的,计算机在正常运行时对系统内存、存储设备和其他I/O设备的操控都必须通过主板来完成。计算机性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硬件功能是否足够,以及硬件兼容性如何等,都取决于主板的设计。主板的优劣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台计算机的整体性能、使用年限以及功能扩展能力。
主板采用了开放式结构。主板上大都有6-15个扩展插槽,供PC机外围设备的控制卡(适配器)插接。通过更换这些插卡,可以对微机的相应子系统进行局部升级,使厂家和用户在配置机型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总之,主板在整个微机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可以说,主板的类型和档次决定着整个微机系统的类型和档次,主板的性能影响着整个微机系统的性能
计算机主板上面有哪些东西?
计算机主板上面有以下东西:
一.1是整合音效芯片,2是I/O控制芯片,3是光驱音源插座,4是外接音源辅助插座,5是SPDIF插座。
二.CPU插座。CPU插座根据CPU封装形式的不同主要分为4种,一种是Socket7插座,是Pentium级别的CPU使用的,在主板上是一个接近正方形的白色扁平插座,边上带有一个金属把手,将把手提起来,就可以让CPU自由放入插座中,然后按下把手,就可以将CPU夹紧在插座上面。
三.网页链接数据比较多,很多也不会用到,具体可参考这个链接。
电脑是一种利用电子学原理根据一系列指令来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机器。电脑可以分为两部分,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人们把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新出现一些新型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电脑主板上有哪些东西?
根据主板的不同结构和种类,主板上的部件的种类有所区别。但是,主要的部件都
是一样的。具体来说,主板的主要部件有:
1.CPU插座。CPU插座根据CPU封装形式的不同主要分为4种,一种是Socket7插座,是
Pentium级别的CPU使用的,在主板上是一个接近正方形的白色扁平插座,边上带有一个
金属把手,将把手提起来,就可以让CPU自由放入插座中,然后按下把手,就可以将CPU
夹紧在插座上面;Socket370,这是供Celeron和Socket370结构的PentiumIIICPU使用
的,它的样子与Socket7完全一样,只是要大一圈;Slot1,这是PentiumII/Pentium
III的插座,它的样子是一个狭长的插槽,CPU像一个插卡一样插入槽中,插槽的两边有
CPU的定位和夹紧装置;SlotA,是AMDK7的插槽,它的样子和Slot1一样,只不过管脚定
义完全不一样,而且插槽的定位方向也不同。
2.内存插槽。现在的主板内存插槽一般都是168线的内存插槽,用于SDRAM内存模块
的插接,每一个插槽的数据宽度为64位,因此,对于现在的CPU来说,只需要一根就可以
启动计算机。主流的主板上的内存插槽一般有2-4根,支持的最大内存容量一般在256M-
2G之间。
3.板卡扩展槽。板卡扩展槽是用来接插各种板卡的,如显卡、声卡、Modem卡以及网
卡等等。板卡插槽目前尚在使用的有PCI、ISA和AGP这几种。PCI插槽用于PCI总线的插卡
,在主板上一般是白色的插槽,根据主板的不同,一般有2-5个PCI插槽。ISA插槽的历史
很古老,早在286时代就有了,但是由于基于ISA的板卡数量众多,因此直到现在还没有
被彻底淘汰。ISA插槽一般是黑色的,长度明显超过PCI插槽,一般现在主板上有1-3根
ISA插槽,但有些新型的主板上面已经没有了。AGP插槽是褐色的插槽,长度比PCI插槽短
一点,每块主板只有一根,专门用于接插AGP显卡。很多集成了显卡的主板上面没有AGP
插槽。除了上面几种插槽外,一些新型的主板上面还有AMR插槽,这是一种很短的褐色插
槽,用于AMR插卡。
4.主板芯片组。主板芯片组是主板的核心部件,起到协调和控制数据在CPU、内存和
各种应用插卡之间流通的作用。在主板上面一般可以看到两片较大的方形芯片,有些上
面还带有散热器,这就是主板芯片组,它是主板上最核心的部件。
5.BIOS系统。主板的BIOS实际上是指一段程序,这段程序在开机后首先运行,对系
统的各个部件进行监测和初始化,另外,它还提供了一个界面,供用户对系统的各个部
分进行设置。BIOS程序保存在一片电可擦除的只读储存器(EEPROM或者FlashROM)中,
而用户设置的结果则是保存在一小块CMOS的存储器里,系统断电讯后靠一个锂电池来维
持数据。
6.时钟发生器。在主板上面,时钟发生器的具体位置不太容易看到,但其重要性却
不容忽视。时钟发生器由晶体振荡器和时钟芯片以及相应的电路组成。所有的系统时钟
都是由这个部分产生。许多主板都可以设置很多种外频,其实,能不能够设置这么多种
外频,完全是由时钟芯片所决定的。
7.I/0接口。I/0接口是用于连接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的接口。具体来说I/0接口主要有
一个键盘口、一个PS/2鼠标器接口、两个串行口、一个并行口(或称为打印口)、一个
游戏口和两个USB接口。
8.IDE接口和软驱接口。IDE接口和软驱接口在主板上分别是两个40针和一个28针排
线插座,IDE设备和软驱通过排线与之相连,每一个IDE插座可以接两个IDE设备,两个总
共可以接4个设备。IDE设备主要指硬盘、光驱以及使用IDE界面的其他设备等。现在有些
新主板上面增加了一个IDE控制器,因此,可能就会有4个IDE接口,总共可以接上8个IDE
设备。
9.电源模块。主板上的电源模块一般在主板的电源插座附近,它产生不同电压的电
流提供给主板上面的设备和插卡使用。电源模块的特点是有很多大型的直立电解电容器
、而且可能还有散热器或者带有铁心的线圈等。
一般来说主板上面的主要部件就这些。不过,现在有很多主板将原来单独的插卡上
面的功能都做到了主板上(叫做集成),因此,某些主板上面可能还有显示芯片、声音
芯片、SCSI控制器等等。